石娟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二、学习绩效内容体系的修改完善

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得出以上内容体系,但是实际教学中未必如此,因此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及深度访谈,对以上的内容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

(一)基于课堂观察的内容体系修改

本研究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信息资源应用模式与绩效研究"中的重点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绩效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试验。

1. 课堂观察的设计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的定量观察。本研究中的观察者是14课题组的六位研究生。观察对象是广州市东山培正小学四年级二班和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四年级六班的学生,共86人。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编制了基于问题的Web-CKB的学习绩效的课堂观察表。重点观察学习行为及学习成就,旨在修改完善本研究中的学习绩效的内容体系。

2. 课堂观察的实施

笔者在将观察者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一个研究者负责一个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行为,按照观察表记录行为出现的频率,如果出现观察表中没有的行为,则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发现以下现象。各课堂学习行为较为相似。一般先是学生感知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老师布置作品创作任务,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反思等行为;部分学习行为发生在课外,比如学习资料收集、作品创作、撰写反思等;学习行为没有明显的顺序;PBL与CKB行为互相交重;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成就较少。很多成就可通过分析课后作品、测试、论坛等客观的学习作品而得出。

3.基于课堂观察的内容体系分析

通过总结发现,课堂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修正。可以将PBL与CKB行为组合,且各行为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可能会因具体的教学而发生变化。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相关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在练习、测试及课堂行为中,根据学习绩效定义,学习成就须是可测量的,因此将"相关知识"转化为可测的"测验成绩";学习兴趣较难客观化测量,不过可以表现在讨论时的参与程度以及论坛发帖的内容及小组作品中,因此将其舍弃。

(二)基于深度访谈的内容体系修改

通过课堂观察只是分析出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成就了解较少。因此笔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开展教学试验的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深入挖掘和分析基于问题的Web-CKB的学习绩效的内涵。

1. 深度访谈的实施

本研究采用个别访谈法,分别访谈了八名相关的研究者,与八名参与本课题的科研教师。访谈地点分别为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校长室、广州市天河区天荣中学办公室、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办公室、广州市培正小学办公室等,部分访谈在网上进行。由于篇幅限制,仅截选四个访谈记录的简要分析。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