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华    华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武丽志    华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发展规划部部长

      一、问题提出

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当前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推动教与学模式有效变革的重要抓手。 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有利于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对切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教育技术课程通常被列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于 2004 年专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随即在 2005 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整个教育界对教育技术的普遍重视,使得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获得了迅猛发展,教师亦普遍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并切实掌握、应用了一定的教育技术技能。但与此同时,由于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未来目标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学科差异、地区差异,传统教育技术课程近乎“从零起跑”、“统一终点”的课程设计俨然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设计、开发一门能够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棘手难题。
华南师范大学张妙华教授及其课程团队,根据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差异大、需求不断更新的实际需要,以及成人参与网络教育进行自主学习和同行借鉴、合作交流的职业发展需要,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个性化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支持服务多元;以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参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师“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全面培养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现对该课程的内容与资源、过程与评价、管理与服务分别进行分析,凝练其设计思想与实践原则,以资同行借鉴。

     二、内容与资源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内容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师多元化、动态发展的学习需求,使得在有限的课时和篇幅内,选取怎样的内容以及如何呈现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立足学习对象都是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特点,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和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从 “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出发确定课程目标,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具备信息时代所必须的信息素养,熟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教学与学习环境, 能够对基于各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适应当地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具体操作层面, 该课程的内容组织具备如下特点:

1.基础与前沿的结合。课程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规划教学内容,力求体现教育技术的学科精髓,覆盖《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学科前沿。在传统教育技术课程模块的基础上,该课程以“专家引领”模式,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进阶学习内容,如徐福荫教授主讲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秦兆年副教授主讲的“传统媒体的创新应用光动媒”、谢幼如教授主讲的“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等。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