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之课程规划研究
□ 陈 庚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其中,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学习环境重要的物质载体,它将网上学习者,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作用,不断交互的整体,它的功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学习环境运行以及维护的质量。

网络学习环境的分析(如课程的运行环境、学习平台的架构、学生所能使用的功能等),对后续课程设计将产生很大影响,网络平台的架构更是课程中各种学习活动、任务运行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切网络课程的设计都要围绕平台的功能展开。在进行网络课程开发的规划时需要事先考虑平台各项功能的呈现方式,如课程讨论区、测试系统等是部署于平台内还是独立存在。

4.课程目标与内容分析

课程规划者在阐述课程目的时必然要面临价值观的问题。课程规划工作者应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观对课程规划所起的关键作用。

考虑到成人学习者更喜欢将学习的内容与所从事的工作或生活中的任务联系起来,因此在面向成人的教育中,课程应尽可能分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其中,宏观目标就是整个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学习者将能用所学知识做哪些事情;微观目标就是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期望。这样的描述会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点会形成哪些技能。

网络课程的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取向和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在不同课程目标的导向下,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网络课程内容是为实现网络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行为的总和。在网络课程规划阶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同于知识点的选择,即教学大纲的确立。网络课程作为第三代远程教育产生的新的课程形式,它特指以网络为主要媒体,呈现学习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因此,与传统课程相比,网络课程内容在选择上有一些不同。

网络学习中,师生互动成为对课程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为网络课程选择内容时,应尽量选择学科知识体系中已形成的稳定的内容,属于无争议的事实性内容、程序性知识,以及有助于实现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的案例性知识。这是课程内容选择时应重点关注的。

此外,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也要考虑已有资源的可用性,评估新建、改编和制作配套学习指南三种课程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并最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做出决定。里查德·弗雷曼(2008)对比了三种课程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如何在三种方式中做出选择的建议过程,可供课程规划工作者参考。

5.学习方式分析

大多数人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从这一定义来看,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网络技术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可能,网络课程要求学习方式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很多人对自主学习认识不清,把自主学习视为自学。实际上,成功的自主学习有三个典型的特征: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黄荣怀教授(2008)认为,为保证成功的自主学习发生,应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清晰的学习线索”作为关键输入,以“流畅的学习平台、稳定的网络信、便捷的辅助工具”作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主动性学习支持、周到的学习服务、及时的反馈”等,从而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交互,使学生在“即时作业”中得到学习成就感,如图2所示。